服務熱線
134-5060-3520
134-5060-3520
發布時間:2022-02-19 發布:東莞市泓聯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目前,全球連接器市場主要是國際巨頭把持,比如在通信和新能源車領域的海外連接器企業就包括有泰科、安費諾、莫仕、矢崎、航空電子、羅森伯格、雷迪埃、灝訊等,這些國際大廠引領著全球連接技術潮流,而作為全球連接器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本土廠商近年也在悄然崛起,特別是在5G通訊和新能源領域,總體來看,中國本土連接器廠商可分為國營和民營兩種,國企一般主打航空、軍用及工業級產品,代表有中航光電、四川華豐、航天電器等。民企主要扎根在消費類電子、汽車以及通訊市場,陣營代表主要有立訊精密、得潤電子、長盈精密、金信諾、江蘇吳通、寧波凱峰、瑞可達、永貴電器、徠木股份、意華股份、泓聯精密、Honconn等,當然還有眾多沒有上市的連接器企業,隨著國產替代的應用加速,相關企業的競爭力正快速提升,以海外連接器企業為主導的舊有市場格局有望被顛覆。
國內連接器工廠有何競爭優勢
成本和服務優勢:連接器行業屬于典型勞動密集型產業,人工與原材料價格當前都在大幅上漲,中國國內的勞動力市場相比較于歐美、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人力成本更低,中國國內連接器企業管理人員本地化、成本較低,歐美、日本包括臺灣企業雖然部分廠房設在國內,但是受公司文化、經營理念以及管理人員國際化影響,單位產出人工成本仍然具有一定差距。在服務理念、交貨周期、響應速度方面國內企業就有很明顯的優勢。
就進配套優勢:目前全球連接器超過1/3的市場位于中國,從中國市場來看,中國連接器市場約規模復合增速高于全球水平,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連接器制造及消費市場,2020年中國連接器市場規模已達249億美元,占全球市場規模的31.8%。預計2022年中國連接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90億美元。中國連接器場市場2015-2020年復合增長率為11.1%,高于全球市場增速速,預計2022年增速達7.8%。在5G,3C以及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系統廠商已經在全球市場取得一定影響力。就近配套、跟蹤服務能幫助國內連接器廠商在未來的競爭格局中進一步擴大優勢。
技術差距在逐漸縮小:近幾年,包括自動駕駛、AR/VR、機器人、無人機、數據中心服務器、交換機、連接存儲、智能穿戴等在內的新興領域給連接器帶來更多商機,對連接器的特殊需求推動了連接器的多樣化發展,也給連接器企業制造更好的機會,在5G和3C,新能源汽車領域連接器之一的技術門檻在于高速高頻化,國內企業在相關領域已經突破。未來,我國連接器業務將會持續高速增長,大有機會彎道超車,自美國開始對中興、華為為代表的等企業軟件、硬件接連升級打壓開始,國內逐漸開啟了以芯片為中心的產業國產化路程。連接器作為系統或整機單元電路之間電氣連接或信號傳輸必不可少的關鍵元器件,在所有被動元器件中算得上是僅次于芯片的一個復雜元件,日常設備工作中出現問題多是連接器的原因,重要性顯而易見。然而目前高端層面的連接器生產技術主要是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由于5G通訊及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國內終端應用廠商也已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而其政策性的傾斜零配件國產替代加速,將給上游具備較強技術積淀的國產連接器廠商帶來國產化替代、彎道超車的歷史性機遇,國內連接器產業鏈將開啟國產替代新風尚,整體進行升級換代,既是順應國家發展的趨勢,也是產業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